政府公报

《即时比分公报》是由即时比分主管、即时比分办公厅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坚持“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准确刊载公开发布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省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威发布平台。《政府公报》刊登的各类文件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即时比分公报》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纸质公报向全省乡以上各级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委会以及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政务(行政)服务大厅等政务公开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公众、社会单位可到省、市、县(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政务(行政)服务大厅查阅。也可登录即时比分官网, 或关注“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获取政府公报。
即时比分办公厅关于
印发辽宁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政办发〔2016〕8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辽宁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即时比分办公厅??????????
   2016年7月29日??????

辽宁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6〕24号)精神,推进流通创新发展,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拓展消费新领域,促进创业就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以应用电子商务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提升即时比分流通产业竞争力、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跨境电商、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政策引导扶持和发展环境营造为支撑,创新服务民生方式,释放消费潜力,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2017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超过800亿元,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创建10个电子商务示范商圈、15个电子商务示范县、2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社区、30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0个电子商务示范流通企业。
  (三)重点培育10个行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20个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30个特色专业电子商务垂直平台。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流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全渠道经营,支持企业突出商品和服务特色,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营销、支付、售后服务等方面线上线下互动,全方位、全天候满足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成本。(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各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体验消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现有商业设施改造发展消费体验示范中心,合理布局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培训、体育、保健等体验式消费业态,增强实体店体验式、全程式服务能力。(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各市人民政府)着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控制能力,加强实体店与网上营销有机结合,拓展流通渠道,扩大销售规模。积极发展“买手制”,不断提高自营和自主品牌商品比例,通过发展连锁经营、采购联盟等多种组织形式降本增效,提高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能力。(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人民政府)推动即时比分商品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加快平台化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新营销体系,以转型升级实现市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带动产业优化重组,发挥好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各市人民政府)增强即时比分老字号等传统品牌影响力,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生产工艺和商业模式,弘扬民族、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线上线下互动传播辽宁品牌。(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文化厅、省质监局,各市人民政府)
  (二)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密切跟踪借鉴国内外分享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结合即时比分实际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包容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拓展产品和服务消费新空间新领域,扩大社会灵活就业。(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旅游发展委、省邮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各市人民政府)支持发展协同经济新模式,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多种具体形式,围绕即时比分主导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建立上下游企业、创业者之间的垂直纵深与横向一体化协作关系,提升社会化协作水平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各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流通创新基地,提升即时比分电子商务等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创业创新提供集群注册、办公场地、基础通信、运营指导、人才培训、渠道推广、信贷融资等软硬件一体化支撑服务。(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各市人民政府)
  (三)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基地建设、冷链系统建设等的政策性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和布局全省物流基地、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加大流通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建设全省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重点加强区域性农业产区冷库建设。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实现光纤宽带、移动网络村村通,加快提速降费进程,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加大流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力度,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全省冷链设施的利用率。开展物流示范体系创建,建设即时比分物流专业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先进配送模式,整合各类物流资源,鼓励物流技术、管理、业态和服务创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供销社、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各市人民政府)推进大连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试点城市建设,及时总结试点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物流快递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各地区快递运营车辆规范通行、末端配送、电子商务快递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等难题,补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短板。(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大连市人民政府)
  (四)鼓励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加快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发掘各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特色化、差异化、精准化、数字化营销推广能力。鼓励沈阳、大连等市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体验式智慧商圈,促进商圈内不同经营模式和业态优势互补、信息互联互通、消费客户资源共享,抱团向主动服务、智能服务、立体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转变,提高商圈内资源整合能力和消费集聚水平。(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发展委、省通信管理局,各市人民政府)拓展智能消费领域,积极开发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服务,大力推广可穿戴、生活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提高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各市人民政府)
  (五)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和消费。推广绿色商品,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过度包装产品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开展绿色商场示范活动,大力宣传贯彻绿色商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推动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化发展,提高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鼓励在线回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有机衔接。开展“绿色产品进商场、绿色消费进社区、绿色回收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尚节俭、科学、绿色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供销社,各市人民政府)
  (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坚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加快推进即时比分8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建设,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省商务厅)拓展即时比分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积极探索竞价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引导农产品流通逐步优质优价,发展订制化生产经营。(省农委)鼓励供销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拓展适合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产品和服务,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建立多种形式的联营协作关系,拓宽农产品进城渠道,突破农产品冷链运输瓶颈,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市供应。畅通农产品流通,切实降低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平台使用、市场推广等费用,提高全省农村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即时比分农村消费市场,利用各类信息服务站布点优势,及时反馈农村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需求信息,从供给端提高商品和服务的结构化匹配水平,实现工业品及时性、精准化供给,方便农民消费。鼓励邮政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建设改造农村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网点,切实解决好即时比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质监局、省旅游发展委、省邮政管理局、省供销社,各市人民政府)
  (七)积极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全省社区电子商务应用,探索建设直观、互动、方便、快捷的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以生活服务业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与社区商业网点融合互动,整合社区现有便民服务设施资源,开展物流分拨、快件自取、电子缴费等服务,提高社区商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省邮政管理局,各市人民政府)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消费功能,支持全省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利用闲置房间、地下空间等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子商务综合便民服务点,将零散的社区服务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整合,统筹建设和改造餐饮、住宿、家政、洗染、美容美发、维修、物流、金融、文化、娱乐、休闲等生活服务网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城市发展竞争力。(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各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八)加快完善流通保障制度。积极申请在即时比分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允许试点范围内无车承运人开展运输业务。(省交通厅、省发展改革委)按照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落实即时比分“互联网+流通”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各市人民政府)允许大型商贸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物价局)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鼓励各地区采取先买后租、先建后租等多种有力措施,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租金,保障社区菜市场、社区食堂等惠民便民服务设施低成本供给,引导线上企业到线下开设实体店,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阶段性适当降低困难流通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各市人民政府)
  (九)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着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社会资本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体地位。利用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设立全省“互联网+流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加大对流通领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十)增强流通领域公共服务支撑能力。鼓励整合建设全省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对接相关部门服务资源,为全省流通领域提供政策与基础信息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业通用技术应用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即时比分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真实准确的企业、商品、订单、合同、发票、物流运单等电子商务基础信息库,支撑电子商务市场高效规范运行。(省商务厅、省统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邮政管理局,各市人民政府)加大教育培训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即时比分电子商务人才继续教育,提高线上线下互动实战能力,培养既懂流通又懂创意创新和网络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指导支持各类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对接行业机构、投融资机构,发现优秀的创业创新项目和创业创新人才。(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十一)健全流通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批发、零售、物流、生活服务、商务服务领域地方性标准体系,加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农产品生产、采摘、检验检疫、分拣、分级、包装、配送和“互联网+回收”等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贯彻实施力度,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省商务厅、省农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
  (十二)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环境。适应“互联网+流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采取合理的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侵权假冒、无证无照经营、虚假交易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群众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放心消费、安全消费。鼓励平台型服务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测、识别和防范,主动与执法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平台型服务企业包庇、纵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营造保障“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顺利实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推进全省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结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辽宁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健全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并通过“信用辽宁”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建立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市场化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与使用机制,不断优化评价标准和方法,形成多方参与、标准统一的商务诚信体系。(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贯彻实施,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省商务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